扎嘎仁波切的寺院为闭关修行者制定了极为严格的规范。在该院中,有一座专为女性修行者所设的尼众寺院,其外围筑有一道墙,这道墙便成为接待外来访客的明确分界。男性修行者严禁跨越此界限,进入尼众寺院,唯独部分特定的女性修行者才得以准入。
在朵芒寺中,也设立了一处清幽的修行院。一年之中,严禁任何人擅自出入,除非闭关之人身患重疾,才允许破例。如果有消息需要传递,可委托取水之人代为转达。遇到紧急情况时,院门一侧设有小窗,可供在此会面,作简短的交谈。
倘若来客是自己的至亲好友,出于对自己的诚挚信任,特来馈赠修行必需的衣物与食物,在得到上师的开许后,可以延请他们进入屋内。
通常情况下,修行者的居所禁止异性踏入,若是同性,并且确属是自己的亲人,经过上师的特许,虽然可以入内,然而,与他们海阔天空,长时间闲聊,言谈之间,尽是空洞无物的无意义之语,而且笑声盈耳,大声喧哗,从而扰乱了禅修法友的心绪,打扰了他们的清修,这是绝对不允许的。
有些人就是这样,一旦家里来了客人,就什么都不管不顾了,谈笑风生,根本不考虑旁边道友的想法,声音也特别响亮,好像在阴山都能听到阳山上的人说话一样。或许你们已经习惯于大都市的喧嚣,总是处于嘈杂的环境中,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理想。
修行人理应保持寂静,你们能不能像调节收音机一样,把音量降到低音档上?个别女众的声音尤为尖锐,且持续不断的言谈,仿佛在千里之外也能辨识出她们的声音,听起来尤为刺耳。
假设客人是远道而来,当天无法返回,请上师开许后,可以留宿一晚。然而,切勿过分放宽这一条件。有些觉姆声称是自己的父亲或哥哥到访,一见到他们便兴奋不已:“在我的屋子里住吧……”这是不行的,别人并不知道此人是你的亲属。因此,无论亲疏,家中都绝不允许异性留宿。
反之,即便有些访客来自邻近之地,倘若仅仅是出于一己之私欲,彼此沉湎于对亲人的贪爱和对仇敌的厌恶的闲言碎语,这一类闲聊绝不应成为其留宿的借口。面对邻近的访客,也不应陷入无休止的闲聊之中。在必要之时,可让他们小坐片刻,随即礼貌地提醒:“时候已到,您请便,再见……”切勿让他们的逗留打扰到您的静修。
另外,在清寂之地周边,聚集着众多步入暮年的男女长者。一方面,他们希望在一年或一个月之内,得以在上师的座前求法;一方面为了培植善根,选择在静谧之处念诵观音菩萨的心咒。藏族人有一种习俗,他们经常说:“这个人已经老了,应该念观音心咒了”,好像年轻人不用念观音心咒一样。不过念总比不念好。既然已经老了,还不念观音心咒求往生,整天无所事事,呆坐度日,又有什么意义呢?
在这个群体中,如果有自己年迈的父母与亲友,显然,他们与那些偶尔造访的客人有所不同,尽管间或能见一两面。但也只能在闭关界限处碰头,绝不能明目张胆或趁人不备,到老年人的处所去,更不能擅作主张,将他们带到自己的小屋来,也不能去上师面前请假。本来就不允许的事,还请假做什么!
有的人本来担任过管家,对学院的规章制度了如指掌,然而,他们洞察外界时,目光锐利而透彻;一旦关乎自身,眼神却隐约模糊,不再那般清晰明朗了。
源自索达吉堪布
《山法宝鬘论讲解》